学科督导:教育督导发展的新路径

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依法治教的重要环节,是保障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教育督导的三大职能定位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督导工作要更加关注内在质量、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获得。督学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开展。

海淀区学科督导工作的背景

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步入深水区,课程改革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海淀区学科总督学制度以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采取多种方式,形成覆盖全区的学科督导网络,加大教学督导专业化、常态化力度,推动学校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

2015年1月,海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与海淀区教委联合发布《关于建立海淀区学科总督学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学科总督学制度,开展学科督导,加强对辖区内中小学校课堂教育质量提升、国家课程标准达成、核心价值观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统编教材的使用等领域的监督和引导,推进区域基础教育高位优质、深层均衡发展。

通过整合选聘全区基础教育中的高精尖学科教学专家(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等),海淀区组建了一支被称为“特种兵团”的学科督学团队。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学校,针对不同学段、学科特点,开展“主题式学科督导”,以调研、听评课等方式,加强过程管理,通过专业权威的监督、评估、引领和服务,发现典型、传播经验、诊断问题、提出建议、跟进督导,推动区域基础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同时,向学校和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政府分层反馈督导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海淀区学科督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1.明确思路,做好顶层设计

确定总体工作思路。海淀学科督导明确了“一个目标,两个出发点,三个导向,四个统一,五个原则,六大策略”的总体推进思路。即树立“围绕大局,服务发展”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助力区域内学校学科建设与校际均衡”为出发点;把握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发展导向;坚持服务上级要求与区域教育实际相统一、综合改革与教育督导深层次突破相统一、探索创新与稳步推进相统一、引领核心价值观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相统一;遵循整体性、规范性、导向性、发展性和协同性原则;采取加强组织、统筹布局,问题导向、紧扣发展,明确目标、机制保障,系统设计、统一标准,稳扎稳打、小步疾驰,强化激励、引领推广的推进策略。

厘清职责边界。为避免学科督导工作与教研员、责任督学职责交叉重合,进一步厘清三者的工作边界,海淀区在学科督导相关制度中明确指出:学科督学代表区政府,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相关文件精神,以团组等方式,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落实相关职责情况实施监督、指导、服务,努力回应个性需求,探索实施精准督导。同时,向教研部门补充反馈一线情况,将整体调研结果反馈给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为其提供基于一线学科视角的决策参考建议,持续助力海淀教育高位、整体、均衡发展。

明晰职能定位。第一,以课堂为中心,对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师生状态、教学过程、教学水平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注重发现典型、诊断问题、传播经验、提出建议。第二,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督促学校执行国家课程教材规定,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提高教育质量,帮助教学管理干部提高专业水平。第三,整体推进学科教学与学科发展,激励和引领广大教师提升常态教学的有效性。第四,分层对学校、教研、科研、教育行政、政府等部门提供反馈和建议,更好地发挥教育督导在促进区域教育发展中的引领、服务、参谋、建议和保障作用。

2.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建设高素质学科督学队伍

发挥好领军人才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带动作用。海淀区面向全区遴选以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和市骨干教师为主的一线优秀教师,组建学科督导队伍。他们走进每所学校的课堂、走近教师,通过多种调研方式深入了解学校学科发展现状,为学校、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指导和学科发展建议,助力区域校际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目前,通过分步推进,海淀区已聘任24名学科总督学,分三批建立起24支学科督导团队,覆盖小初高三个学段的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道德与法制(政治)、物理(科学)、生物、体育等多个学科。2017年聘任的143位学科总督学和督学是从海淀区2万余名教师中精选出来的,平均年龄不到47.6岁,特级教师、市级以上骨干教师达65%,本科以上学历为100%,研究生以上学历近12%,一线教师为97.2%。来自基层优秀教师群体的学科督学团队,突出体现了基层民主的特点,是海淀区政府教育治理在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范例。

3.科学设置体系架构,规范督导流程标准

一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相关文件精神,与教研部门携手,摸索建构符合区域特点的学科教学督导评价标准、体系。在实践中,规范学科督导规程、学科督导工作流程、进校督导规范标准等。

二是在小初高三个学段国家课程中,分类设置学科总督学。学科总督学队伍由督导室负责组建并实施管理,学科总督学在督导室统一领导下,组建本学科督导团队。

三是强化督学的专业素养,这是提高督导效果的重要保证。在督学工作中,海淀区要求全体学科督学强化角色定位,树立“六个意识”——政治意识、法制意识、职责意识、专业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

四是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反馈交流。建立并完善了学科督学工作制度机制,包括学科总督学的选聘条件、程序以及聘任周期;工作运行机制流程;学科总督学的工作职责及要求;学科总督学队伍的管理要求等。从学科总督学团队的运转模式、操作方法,到学科人力资源统筹调配;从保障学科督导工作所需的经费支持,到工作绩效的监督和考核,构建了学科总督学工作的保障机制和考核评优激励机制。同时,全区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作。

五是建立主管主任、督学科、学科总督学各负其责的学科督导团队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规范学科督导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构建学科督导与学区合作机制、学科督导资源共享协调机制等。在工作运行机制、结果应用机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学科督导与学区合作机制。海淀区督导室通过学区调研、向学区推介学科督导、与学区共同研讨推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以学区为纽带协调学区内学校教师观评课等手段,协助学区进行学科建设,探索辐射学区学校的方法途径,放大督导效益。再如督导结果应用反馈机制。在学校层面,形成了学科督学课堂观评课教师、学校教学领导分层反馈机制;在教研层面,形成了视督导情况定期向教研部门通报一线教学现场情况的信息反馈交流机制;在政府和教委层面,以专题汇报会、学科督导年度工作会、调研报告、星火集、专刊等形式,将学科督导结果反馈给区委区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教育决策提供专业评价与参考建议。

海淀区学科督导工作的效果

学科督导丰富了督导理论与实践。海淀区创造性地提出学科督导制度,使督导更有活力和生命力,对地方教育督导制度的建设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同时,区域教育在深度推进内涵发展的新时期,亟需破解一些关键性问题,而学科督导制度密切回应了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在进一步助力区域课堂教育质量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改进等方面,提供了督导实践范例。

学科督导工作机制实现了五大创新。一是通过整合海淀区高端骨干教师资源,服务学校内涵发展,助力深入推进区域校际教学质量均衡。二是在创新性落实责任区挂牌督导国家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督导体制机制,实现“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的全覆盖格局。三是在督学、质量监测、督政三个维度上实现跨界交叉覆盖,是教育督导模式的新突破。四是实现了教育治理过程中的多主体参与。学科督学的出现,使海淀区一线领军教师能够实现专业发声,代表广大教师群体参与区域课改与学科建设,助力学科教学均衡发展。五是促进了区域行政政策的制定和人财物的整体协调,如通过试点调研,小学科学团队提出亟需培养全区科学专业人才,建议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引进等机制。

学科督导实现了合作多赢,促进多方共同发展。学科督导的开展,是多方共赢的过程。三年来,督学团队走入全区所有中小学开展学科督导,用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学校领导、师生等各方面的肯定。目前,海淀区督导室已经遍访辖区内全部中小学,完成了4000多节次的课堂观评、问卷、访谈、现场抽检等工作,实施了相关学科教学评估、指导、调研、建言等工作,开展了几十类主题调研,学科督导工作的学校知晓率与接受度接近百分之百。海淀区通过实施学科督导,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内涵发展保驾护航,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科学发展提供精准服务,探索出一条具有海淀特色的教育督导发展新路径。
(作者:乔键,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北京教育》杂志社普教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QQ- 手机版-小黑屋- 为师的厝-为师网  

© 2020 开发教育反应堆  桂ICP备20003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