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恶作剧与两首儿童诗

原作者: 曾佑惠 来自: 中国教育新闻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近我应邀到一所学校上童诗课,教室后面的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为了听得更清楚,我走过去把话筒递到他嘴边。返回途中,我在过道被挡住了,横在路中间的是过道两旁的两个男生分别伸出的一只脚。

气氛有点尴尬。眼睛的余光告诉我,坐在最后一排听课的该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已经站起来了。我来不及关注大家的表情,开始与学生展开对话:

“同学们,这里有两只脚迷路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我们来帮帮他们,让他们回家好吗?”

“好!”全班孩子异口同声。

“他们的家在哪里呢——你们猜蚂蚁会怎么回答?”我大声问。

“在桌子底下——”

“为同学们点赞!刚才大家现场写了一首童诗。”我说。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惊讶极了。

“上课了/有两只小脚愣在过道上/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找不到家

蚂蚁走过来/左瞧瞧/右瞧瞧/哈哈/你们的家不是在桌子底下吗/蚂蚁说”

听着我的陈述,孩子们愣了片刻,随即,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笑了,继续说:

“一首儿童诗从两只迷路的小脚长出来了,我们给它加一个题目吧。”

有孩子建议“迷路的脚”,有人说“回家”,大多数孩子觉得“回家”更好,最后我给这首诗取名《回家》。

其中一个男孩儿偷偷地看了看我,伸了伸舌头,又转过头去看看刚才“合作”的伙伴儿,坐端正了。另一个学生回了一个鬼脸,又瞟了一下我,撇了一下嘴,似乎不以为然。

我装作没看见,课堂继续进行。我点开PPT里的露珠图片,让大家用一个词来表达对露珠的想象。有人说像小草的眼睛,有人说像珍珠,有人说像项链……我发现,刚才不以为然的那个男孩儿把腿盘到了座位上。我故意点男孩儿身边的同学回答问题,顺便走到男孩儿身边,摸摸他的头问同学们:“秋天来了,我们的小脚划过草地,会是什么样子啊?”

“会打湿了。”孩子们异口同声。

“是啊,打湿的双脚,更像是什么呢?”

“船。”有人说。

“想象非常丰富!一首小诗《船》诞生了!”我故意卖了一个关子,顿了顿,教师里安静极了,大家睁大眼睛望着我。我念道:

“秋天/露水/来到草地上/小脚划过去/成了一只只小船”

教室里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老师的手愿意荡起双桨,把这只湿漉漉的船划到安静的港湾——”说着,我顺势把男孩儿的脚放到地上。

这一次,男孩儿没有再做鬼脸,而是用异样的眼光望着我,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到底装的是什么药。

课堂没有因为男孩儿的两次“捣乱”受到丝毫影响,相反,孩子的捣乱让我急中生智,生长出两首诗,课堂掀起了高潮,孩子们听得更认真,思维更活跃了,每一个孩子的回答都没有重复。下课了,有孩子追上来要跟我分享他刚才写的诗。

听课的教师们睁大了眼睛,学生们今天的表现让他们刮目相看,毕竟这个班级与其他班平均相差20分。课后,语文老师跟我说,孩子们的思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跃,这样有创意。她还跟我道歉,说这两个捣乱的孩子是班上最调皮的,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这样对待邀请来的老师,太没礼貌了,她在后面如坐针毡。我回应说,不要批评那两个孩子,引起老师的关注,是孩子的正常需求,多走近孩子,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确实如此,这两个孩子实际上非常聪明,只是因为经常捣乱,常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在家里和学校里表现得比较逆反,总是和别人对着干。可是两次捣乱引出来的两首诗,让他们对童诗充满好奇,教师顺势引导他们阅读,他们居然对阅读产生了兴趣。这个班的孩子全部超额完成了我提出的阅读要求,当我再次走进课堂的时候,几个男孩儿正在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欢迎惠儿姐”。

课堂“意外”真实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中,在面对这些意外的时候,怎么办?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变动”需要什么来指引?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求的要求,将儿童从被动的、被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当教师机智地“变动”课堂节奏,把课堂“意外”转化为课程资源的时候,课堂就有了生长的智慧,这样的智慧就能点亮孩子的未来。“维护与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这正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

(作者:曾佑惠,单位:重庆市璧山区实验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1日第9版 版名:课程周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QQ- 手机版-小黑屋- 为师的厝-为师网  

© 2020 开发教育反应堆  桂ICP备20003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