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仅8年 中国教育史上最牛大学西南联大刚过完80岁生日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所大学,它只存在了8年多,并且穷到叮当响,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它虽然只有不到4000名毕业生,却包括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昨天,这所大学迎来了80岁生日。

11月1日,西南联合大学建校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11月1日,西南联合大学建校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95岁的杨振宁来了,99岁的吴大昌来了,93岁的李德齐来了……37位“90后”老人齐聚在北京大学,纪念他们共同的母校。

杨振宁先生在纪念大会上致辞。
杨振宁先生在纪念大会上致辞。
杨振宁(左)与西南联大校友吴大昌交流。
杨振宁(左)与西南联大校友吴大昌交流。
西南联大老校友欣赏北京大学合唱团学生演唱西南联大校歌。
西南联大老校友欣赏北京大学合唱团学生演唱西南联大校歌。

  杨振宁院士在致辞中说,西南联大是奠定我一切成就的基础,我很感谢西南联大。并且表示,联大虽然仅存在了8年,但她培养的人才对新中国的贡献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103岁的校友、《让子弹飞》原著的作者、1941级校友马识途先生虽未能到现场,但特意书写了诗歌送给自己的母校,送给“一同度过美好青春时光的西南联大同学们”。

80年来,西南联大的故事常常被人们说起。

  80年来,西南联大的故事常常被人们说起。

  炮火中开始了中国教育史上的长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硝烟弥漫的北方,甚至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被日军轰炸的南开
被日军轰炸的南开

  当年8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长沙,组建了长沙临时大学。

抗战初期湖南圣经学校的老照片,长沙临时大学在这里设立了筹委会。
抗战初期湖南圣经学校的老照片,长沙临时大学在这里设立了筹委会。

  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但课桌未稳,部分教授和学生还没到来,长沙的天空就响起了空袭警报。临时大学决定西迁致昆明。

  如果说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火种,那么,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长征则保存了中国文化的火种。

1938年2月中旬,长沙临时大学开始往云南昆明搬迁,并组成“湘黔滇旅行团”。
1938年2月中旬,长沙临时大学开始往云南昆明搬迁,并组成“湘黔滇旅行团”。

  1938年4月,学校定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三校分别复校北上;师范学院留在昆明独立设院,改称昆明师范学院。

弦歌不辍
弦歌不辍

  到昆明后,西南联大没有校舍,主要租借民房、中学、会馆上课。为了恢复正常的教学功能,学校把大部分经费用来购买了图书和设备。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来到昆明后,校长梅贻琦请两人为西南联大设计校舍。然而,由于资金有限,设计稿一改再改,最终除了图书馆是青瓦墙外,其余教室、宿舍都是茅草屋。

梁思成、林徽因设计的西南联大校舍
梁思成、林徽因设计的西南联大校舍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用联大校友潘际銮的话说,它具备的师资条件,与学生的成材率,却是空前绝后的,“无法复制”。

  大师云集的师资

  西南联大在昆明度过的8年战争岁月里,教师队伍常年保持在350人左右。

  这是一批学贯中西的学者,其中既有国学大师陈寅恪、哲学家汤用彤、经济学家陈岱孙、社会学家潘光旦、物理学家吴有训、叶企孙这些久负盛名的学者,又有吴大猷、费孝通、华罗庚这样一批在战火中回到祖国的年轻才俊。

1938年西南联大负责人与旅行团全体教员合影,前排右三是梅贻琦。
1938年西南联大负责人与旅行团全体教员合影,前排右三是梅贻琦。
1940年联大中文系教授在昆明北郊大普吉镇合影,左起,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力
1940年联大中文系教授在昆明北郊大普吉镇合影,左起,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力

  “国文老师是沈从文,英语老师是李赋宁,物理老师是吴有训,中国通史老师是吴晗,公共伦理学老师是冯友兰。数论和《庄子》,老师分别是华罗庚和闻一多。”这样的师资,在中国的大学里,几乎是空前绝后。

  然而,这些此前何等优雅的学者,在联大却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

  华罗庚放弃国外大好机会,到联大只能租住农家牛棚,一晚上被牛虱咬得遍体鳞伤。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攻克了十多个世界级数学难题。

华罗庚一家在昆明
华罗庚一家在昆明

  昆明空袭,华罗庚几乎被炸死,闻一多就邀他同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对于一向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闻一多不得不挂牌治印。

闻一多治印
闻一多治印

  联大教授们为了生计各显神通:费孝通在街上卖过大碗茶;吴大猷为妻子治病到菜市场捡牛骨;吴晗为了送妻子去上海做手术,用十六箱藏书抵押给学校换机票。

  物理学家赵忠尧在家生产肥皂;化学系的高崇熙栽了一大片剑兰拿到市集上卖;化工系谢明山研制出了“西曼”墨水……

  然而,即便这样窘迫,联大的所有教师仍然联名拒绝了政府的补助。

  英才辈出的学生

  老师们苦,学生们的日子就更可想而知。迫于生计,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兼职,编辑、会计、翻译、电影放映员……

  尽管住着满是臭虫、虱子的茅草屋,每天吃着掺杂糠皮、稗子的粗饭,学生们却始终求知若渴、未曾半点抱怨,正如其校训所讲“刚毅坚卓”。

也就是从这里,走出了众多各学术领域的顶尖大师。

  也就是从这里,走出了众多各学术领域的顶尖大师。

  杨振宁 西南联大物理系1938级

  杨振宁是西南联大1938级物理系学生。当年受侵华战争影响,全家逃难,经广州、香港等地辗转至昆明读高中二年级。同年秋天,以高二学历参加统一招生考试,被西南联大录取,1942年毕业。

  他在本科论文导师为北京大学吴大猷教授,后考入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王竹溪教授。

  现今95岁的杨老说,很庆幸自己在这8年之间,有7年是在西南联大学习做研究。正是因为在联大的7年,他才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能在困难的时候获得那么好的教辅,他对联大十分感谢。 

  汪曾祺 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39级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曾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曾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汪老是江苏高邮人,1920年出生,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等地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

  不过,汪曾祺当年在西南联大却是个“坏学生”。西南联大学制四年,他却读了五年,因为体育和英语不及格,留了一年。汪曾祺不用功,喜欢到处逛,泡茶馆,不爱上课。他还是个夜猫子,晚上在图书馆或茶馆读书,白天睡觉。不过也就是在西南联大,汪曾祺开始写作。大学期间,汪曾祺与同学创办校内的《文聚》杂志,并不断在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 

  许渊冲 西南联大1938级外文系

“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许渊冲如今96岁高龄,依然笔耕不缀,立志要在100岁前译完《莎士比亚全集》。

  “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许渊冲如今96岁高龄,依然笔耕不缀,立志要在100岁前译完《莎士比亚全集》。

  受家庭影响,许渊冲幼年时便对英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上学也是在当地最好的省立学校南昌二中,他在1938年以第7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西南联大外文系。

  在联大读一年级的时候,许渊冲就把林徽因的诗《别丢掉》译成英文,发表在《文学翻译报》上,这也是他最早的译作。在西南联大,许渊冲总是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嗓门大、很活跃、闲不住,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一致”是他的同学、著名思想史专家何兆武的印象,而“有冲劲”是他的另一位同学杨振宁的评语。 

  王希季 西南联大1942级机械系

  王希季是中国空间事业开创人之一,卫星总设计师、空间返回技术学科的带头人,也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虽然已经90多岁高龄,但他每天都在工作,继续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贡献。

  王希季是昆明人,初中毕业后,进入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书。大概读了一年,没有读高二、高三的他,直接参加西南联大的入学考试,“跳”入了机械系。

  当年,为了能在战争的非常时期为国家不拘一格多培养人才,教育部决定打破常规允许青年以同等学力投考大学。一些成绩好的高中学生都跃跃欲试,王希季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被录取了。 

  彭珮云 西南联大1945级社会系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也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她是1945年9月才入学的,也就是西南联大的最后一届学生。

  在昨天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上,彭珮云讲述了联大对她的深远影响。

  “我那时是社会系的学生,在中学就受到了一些进步思想的影响,联大是我心目中的民主堡垒,我一到联大就受到了革命的影响,在联大参加了“一二·一”运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1946年5月在联大入了党。我在联大受的影响,更多的是革命的影响,联大民主、自由的学术气氛,对我有深刻的影响。”

  其实西南联大短短的八年,培养的人才远远不止这些人,“两弹元勋”邓稼先、著名哲学家任继愈、“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郑哲敏、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本文作者2017-11-2 23:28
bootingman
被关注3 阅读240 回复0

QQ- 手机版-小黑屋- 为师的厝-为师网  

© 2020 开发教育反应堆  桂ICP备20003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