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的厝

标题: 我们为什么要到农村去支教?—摘自为中国而教 [打印本页]

作者: 叶子老师    时间: 2017-4-1 17:50
标题: 我们为什么要到农村去支教?—摘自为中国而教
[size=1em]萧淑贞,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项目官员,“为中国而教”理事,著有《发现人性》《不是所有的故乡都在沦陷:走绛州》。本文选编自《工业化的教育问题:变革与出路》。

“一个国家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它的明天就是什么样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教育去培养具备这样的价值观和能力的人才。任何教育改革都需回应社会、文化的需求和关切,才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成功的可能,而不是单单从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概念出发。

关于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我们在晏阳初的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就可以看出来,乡村建设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面向人群等,而“建设又从教育开始”,也是在实践中如何主动通过教育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范例。


教育作为实现社会、经济、 文化、 自然(目标)的途径和工具。可持续发展的四个维度也是彼此关联,相互促进的。

在面向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中,从农耕的田艺园艺、生态社会需要的社会性、文化世界观、自然环境的角度,让学生与社会、与自然、与自己的文化建立联系,是教育应该遵循的几个方向、实现的几个重要目标。而帮助学生与社会、与他人、与自己、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也是无论什么时代都应坚持的教育的本质和初心。

1
乡村是教育资源的宝库

对照这些目标,就会发现,一直被视为落后的、被抛弃的农村恰恰在这些方面都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乡村是离自然环境最近的地方,易于培养“天人合一”的精神气质;乡村社会尽管有这样那样小农意识的缺陷,但乡土的亲密关系易于培养人的社会性,农村孩子容易建立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不习惯各自孤独、冷漠的原子化。
自然环境和亲密关系对于心灵的健康成长和疗愈作用日益被重视。各行各业的不少杰出人才出身农村,乡土的课堂、乡村的成长环境对于人的可持续的发展潜力的影响有待深入的调查研究去进一步揭示。

2
乡村是有“联系”的整体世界

乡村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构成一个整体“联系”的世界,这一点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这个世界容易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关心他人的温暖的人文主义也会在注重自我的现代群体之中,具有凝聚和感召力,这可能是乡村呈现的教育条件的优越性之一。只有等到教育重新回到教育的本质,乡村的空间场域蕴藏的教育资源才能够被珍视。
如果能从这些维度和方面去研究乡村蕴藏的资源对于教育的作用,就会用另外的眼光去审视农村和农村教育。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教育,乡村的优势就会凸显,农村教育才能在强势的工业化面前重拾自信,到那时就不是争着把孩子往城市去送了。
在表面上,农村学校的问题突出显化为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低下,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但是,更本质的是,对于农村这个场域中蕴藏的教育资源和价值的否定、漠视和忽视-----这一点才是对于农村学校教育致命的伤害。

3
“为中国而教”的教育梦

对于现在的支教,更多诟病的是“跳不出应试的桎梏,只是在有病的教育体制上贴上一块膏药”,问题确实是这样的,那么如何认识、解决这个问题?
几年前,“为中国而教”的理事会就提出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维度去发展教育理念,并希望不久的未来能尝试借助一群在农村支教的年轻人的实践来带动并建立一个供全国农村教师共享的APP,从而引领农村教育的探索。从农耕经济技艺、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几个维度,在乡村中挖掘教育资源,真正地贯彻“生活即教育”。如果连整个教育体系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那靠农村支教两年的年轻人能去完成这个任务么?当然不能。然而一批又一批体会过乡村的痛点并实践了乡村教育的年轻人们,能推进整个教育觉醒的进程。
左:王世民校长   中:萧淑贞女士   右:沈世德先生

这些年正是因为有大量乡村的存在,中国社会才有弹性。乡村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不断化解了不管来自国际还是国内的种种动荡、危机,尽管乡村已经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乡村的土地依然是吸附力很强的海绵,无论冲击多大,到乡村都软绵绵地化解消失于无形。

如果农村发展好了,农村教育就不会成为问题。反之,如果农村教育真的办成了像现在的城市吸引农村一样,把孩子送到农村去接受教育,农村的发展也会呈现新的景象,到那时,回望如今的教育困境和困惑,再看农村教育,滋味会大大不同。






欢迎光临 为师的厝 (https://wiseteacher.net/)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