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庐阳:公民办幼师双向交流

“公办园的老师也能来民办园上课,让我们家长觉得两种园的界限是可以打破的,公办园虽难上,但是优质资源可以共享,政府的政策充满了人情味,心中慰藉了不少。”今年刚刚成为一名小班幼儿家长的余素丽高兴地说。

余素丽深感幸运,她家的孩子是合肥市庐阳区公办园和民办园互派教师交流学习的第一批受益者。今年3月,庐阳区颁布了《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互动发展联盟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要在公办园和民办园间互派事业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支教锻炼。交流期间,表现突出、保教成绩明显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干部任用等方面优先考虑。

目前,荣城北苑幼儿教师黄丽萍来到荣城幼儿园已有一个多月,从一所民办园来到一所公办园,这一个月来她感觉收获很大,“在这里接触到了更多新颖的教学理念,从注重结果到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换了个环境,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荣城幼儿园园长王仁凤说,对待交流过来的民办园教师,“我们就把他们当作自家人看待,每周例会和教学研讨交流会,我们都会要求他们必须参加并作交流发言。”

黄丽萍坦言,在这里,她开始探索之前从未关注过的领域,如全员参与式的课程讨论、结对式的教研活动等。为了让她成长得更快,荣城幼儿园特别安排了拥有十多年丰富幼儿教育经验的教师郭苏和她搭班。

师徒式的结对活动让黄丽萍很快地融入了新环境,“在每日的教学活动中,郭老师能及时地发现我的问题,并耐心指导改正”。

刚开学时,黄丽萍提前精心制作了一份教学课件,可带到幼儿园一比较,郭苏用的是更加先进的教学软件,“孩子们可以和老师一起操作,通过互动游戏,完成教学”。这样的教学软件,黄丽萍还是第一次接触。

相对于黄丽萍而言,从荣城幼儿园交换到荣城北苑幼儿园的教师李晴晴更像是新理念、新经验的推广者。

李晴晴到岗支教后,将公办园的一套教学方法带到了这里,她发动幼儿家长一起动手制作教具,并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加强与同一年级教师之间的沟通互动,引导大家统一教学进度。

“我们以往都是各班教师只管自己班级的教学,李晴晴到任后,带着小班年级组教师制定了相对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游戏项目,以保障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达到相同或相近的发展水平。”荣城北苑幼儿园园长魏亚龄介绍,抓住公办园教师前来支教的机会,该园计划每周开一次教研会,让更多教师得以向李晴晴学习,获得提升。

其实,庐阳区从今年9月开始实行的公办园和民办园互派教师、双向交流的新政策,是该区深化学前教育联盟改革的新举措。

2013年,庐阳区建立学前教育互动发展联盟,依托省、市一类公办园,将辖区所有的幼儿园、看护点全部纳入管理服务网络,结成互动发展联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目前,该区学前教育互动发展联盟已增至9个,覆盖全区近150所幼儿园和看护点。

按照联盟发展模式,由区教体局学社办重点对接9大联盟,每个联盟内由一所省、市一类园园长担任盟主,下辖10余所民办园和看护点,每个盟主负责扶持、带动、视导联盟内的姐妹园所,有事让“盟主说话”,形成“网格化、阶梯式、金字塔状”的管理模式。

在庐阳区,民办园在数量上仍占主体。在区学社办主任吴启恩看来,如果不关注民办园的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就无从谈起。“只有将公办园和民办园的壁垒打破了,让公办园的优质资源流入民办园,才是真正的托底工程。”

据了解,未来,庐阳区将在9个联盟内全面推广公办园和民办园教师双向交流制度。本着以联盟为单位的原则,交流在每个联盟内进行,由区教体局和联盟内组长园、骨干园共同制定交流方案。

《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04日第1版 版名:要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QQ- 手机版-小黑屋- 为师的厝-为师网  

© 2020 开发教育反应堆  桂ICP备20003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