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似石榴 情深如手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把做好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作为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作为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切实抓紧抓好,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摆上议事日程,高位研究推动。各地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列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范围,作为重要任务予以研究推动。北京结合首都大城市和少数民族散居的突出特点,确立“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工作方针。天津把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提升天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整体水平的战略工程,作为服务援藏援疆、服务来津少数民族人员的重要渠道,认真抓好谋划和检查。广东将“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写入“十三五”规划,多次研究解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关问题。江苏加强组织领导,把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以谋划。四川立足最大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羌族聚居区等特殊性,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社会稳定、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新疆把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全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纳入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总体部署,并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机构职能。在党委政府层面,各地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领导,普遍建立了以教育、统战等为主,联合宣传、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参加的协调工作机制,明确了机构人员、落实了责任分工。北京、内蒙古、辽宁加强教育与统战、民委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

三是完善政策体系,构建推进机制。各地制定专门文件,明确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地位作用和目标任务。辽宁、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均制定了在教育系统全面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青海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总体部署。贵州提出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明确了目标导向。

四是发挥课堂作用,健全课程体系。各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北京、辽宁、江苏、内蒙古、广西、湖北、宁夏中小学均设置了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课程。各地认真落实《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普遍按小学和初中阶段每学年10—12个学时,高中阶段普通高中每学年8—10个学时、中职12—14个学时,保证民族团结教育课时。除专门课程外,北京、辽宁、江苏、内蒙古、四川、广西、宁夏等地还充分挖掘语文等学科教材中的民族文化、民族团结要素,将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入学科教学全过程。

五是编写专门教材,开发多种资源。各地根据国家规定,加大教材选用、开发、管理力度,统筹调配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载体。内蒙古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认知能力和教育规律,编写《中华传统文化》等地方教材。辽宁出版一套55册的《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反映55个少数民族历史渊源、社会变迁、风俗习惯。湖北编印《民族大团结 共筑中国梦——湖北省大学生民族教育读本》,免费赠送给全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四川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双语数字资源建设,现有双语资源2000余节,藏汉英三语教学资源121节。

六是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师素养。各地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相关师资培养和业务培训。立足德育教师主体责任,发挥各校书记校长、政教主任、团队工作者以及模范人物、非遗传人等兼职力量作用,调动语文、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师作用,共同开展好教学实践活动。四川加大高校专职辅导员和内派教师选聘力度,2017年新增高校辅导员3000人、总数达到9500余人。广西设立民族团结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开展师资培训工作。西藏邀请党校、统战等相关单位专家和退休老党员、老同志,对教师进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等专题讲座。

七是开展主题教育,创新活动形式。各地以实施民族团结教育月为契机,结合重要纪念日、民族节庆等,集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北京、辽宁把5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月,内蒙古把9月定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贵州把10月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组织各学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集中展示民族团结成果。各校把民族团结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等有机结合,通过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进行专题教育。宁夏固原市以“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曲,谱写教育事业新篇章”为主题,每年在中小学中开展合唱艺术节、才艺大赛、经典诵读、体育运动会等活动。

八是培育校园文化,营造教育环境。各级各类学校立足自身特色,融合民族元素,充分利用院墙、走廊、宣传栏等创设民族团结环境氛围,引入少数民族文艺体育活动,打造多元一体校园文化。北京东城区回民小学、通州区民族小学充分利用教学楼各层走廊墙壁打造民族文化厅廊,宣传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服饰、艺术等特点。贵州积极推动当地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团结格局。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将反映当地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瑶族服饰、建筑、压伽、蹴球、歌曲、舞蹈、瑶族乐器引入教学之中。

九是调动多种资源,推动多方参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各项活动正常开展。北京、辽宁、内蒙古多方筹措资金,保障民族团结教育运行经费。广东、云南将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团结教育教材纳入地方免费教材管理范围。宁夏固原市落实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维护民族团结教育运行。以评选示范校、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为抓手,以评促教。北京自2008年起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评选表彰活动,目前共有三批74所学校通过验收。积极构建家庭、社会、学校和部门“四位一体”教育联动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四川建立省内教育结对帮扶机制,开展教师互派、送培送教、“心连心手牵手”等帮扶活动。

十是重视理论研究,总结教育经验。各地各校从实践中总结规律、从理论研究中凝练出实践模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性不断提升。广东通过在新疆喀什建立名辅导员、名班主任工作室分站,举办少数民族思政教育工作会议,将最新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成果惠及新疆地区。贵州在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研究中专设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品牌建设项目,为创新团结进步教育机制奠定基础。云南成立民族团结教育专家委员会,通过科研课题申报、调查研究、咨询论证等活动,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改革、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

深入做好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仅是我国民族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各地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有力举措,播下了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的种子,切实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情感基础,有力彰显了中华民族和各族人民的“四个自信”。加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关国家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和谐。教育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立健全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教育、激励引导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动员、发挥、凝聚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力量,维护好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以更大的毅力和勇气拥抱新时代、做出新作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QQ- 手机版-小黑屋- 为师的厝-为师网  

© 2020 开发教育反应堆  桂ICP备20003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