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书包”里不该有偏见

原作者: 范里 来自: 中国教育报 收藏 分享 邀请


近日,一些朋友在微信圈里晒出一只只温暖的“橙色书包”。打开一看,是爱耳日启动的公益计划,通过为适龄听力障碍儿童捐赠带有特殊标识的橙色书包,引发大众对听障儿童交通安全的关注,保护他们出行安全。


不过,对这种做法,一些听障儿童家长却“不买账”,认为车让人是共识也是常识,驾驶员应该礼让每位行人,而不是说因为孩子是听障,所以才礼让;其次,家长们认为“橙色书包”会给孩子贴上残疾标签,孩子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接纳和支持。


确实,如果留心,我们会看到身边一些爱心公益活动出现的给残障人士贴标签的情况。在一场马拉松活动中,有公益组织开展了爱心助跑活动,一群盲人被组织者带到马拉松活动赛场,他们身穿蓝色马甲,背心上写着“视障”两个醒目的大字,活动组织者坚信,这样可以让大家关注身边的残疾人。可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告知这些被路人手机拍着、微信转着的盲人,他们背上写着“视障”两个大字。不要说视障、听障、智障,就是感冒、龋齿、脚气,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写在背心上昭告天下。难怪残障人士要抱怨,被这类缺少诚意善意、缺少专业素养的公益绑架。


我们国家有8000多万残疾人,但因为支持度不够、友善度欠缺,所以我们平时很少在马路上、商场里看到残疾人。很多地区还不能提供出行的便利条件,残障人士出门常常被拒载,很少有城市公交汽车配置了升降板;很多学校的门槛台阶,成为残障学生上学难的最后一米;尽管盲道遍布城市,但走的盲人不多,因为有些人对城市无障碍管理不信任。讳疾是我们对社会环境缺少服务、缺少支持、缺乏友善所表现出来的反应,也是我们对残障认识的一种偏见,我们往往把残障看作一种个人缺陷,其实真正造成残障的是社会环境中的障碍和意识中的偏见。


我国于十年前签署的《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中对残障的定义就包括了残障是一种状态。这一理念让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从医学模式转向社会模式,也就是对“残障”去标签化。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都会因为一些原因,都会有一段时间会处在“残障”状态,比如受伤骨折、生病卧床等病理因素,怀孕、年老等生理因素,甚至抱孩子、提行李等生活因素,这些因素同样让我们处于行动不便的状态中,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以缓解甚至消除这些不便,让我们每个人通过共同的努力,享受社会文明进步带来的便利与幸福。


无障碍环境与相关制度建设关系我们每个人的福祉,并非残障者专用。推动整体环境的改变,建设无障碍环境,实际上为所有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保障。因此,帮助残障人士其实更是帮助我们自己。明白这些,在无障碍环境建设过程中,才能更人性化、更好的满足残障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公益活动较多地关注残障儿童青少年,他们不希望被贴上弱者抑或“身残志坚”的标签被特殊化。他们的成长更需要无差别对待,无障碍沟通,给他们提供温暖友善的人文关怀,最少限制的成长环境。他们与我们一样,都因生存的本能,希望能更好生活而努力着,他们更希望以普通人的身份回归主流社会,希望能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在倡导多元、平等、融合的环境中生活。


拆掉思维里的墙,打造尊重差异、和谐共生的社会文化,才能让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社会成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作者系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7年09月26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本文作者2017-9-27 00:45
bootingman
被关注3 阅读1245 回复0

QQ- 手机版-小黑屋- 为师的厝-为师网  

© 2020 开发教育反应堆  桂ICP备20003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