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感恩教育”沦为一场情绪消费

原作者: 强德平 来自: 蒲公英评论 收藏 分享 邀请


感恩节算是个舶来品,起先只在美国和加拿大有。但因为“感恩”是人性中非常可贵的品质,对生活中的人或事表达感谢也被世界人民普遍认可。所以,感恩节逐渐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同并成为世界性节日,自然也在中国落地生根。

但感恩之意,中国自古有之。比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一饭之恩,永世不忘”等,都充分说明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在感恩问题上的诫勉和警醒丝毫不落人后。一如既往,今年的感恩节还是在网络空间形成了一种热度,虽然只是短暂存在,但多少也有利于人们自省己身。

提到感恩节,就不得不提当下的一种特殊的集体式的感恩教育。前几天,江苏盐城某中学邀请“感恩教育第一人”彭成做专题报告。6000多名师生参与的现场,很多人抱头痛哭。

校方的初衷当然是好的,让孩子学会感恩的确也是教育的关键一环。但不忘感恩虽然重要,就怕在现实语脉中,感恩教育成为一种负担,裹挟人前进,或者成为一些人牟利的手段。当这种被网友普遍评价为“像极了非法传销”“纯属洗脑营销”“简直就是火葬场”的感恩教育出现时,我们应该有所思忖和警惕——这是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感恩教育?

如果在脑海中深挖,我小时候也参加过类似场面宏大的报告,而且印象中也有不少人感动得稀里哗啦、痛哭流涕。但最终的结果都是,报告结束后不久,所有人都将其抛于脑后,感恩教育自然也没有起到真正现实的作用。现在想想,觉得如此的感恩教育更像是一种“情绪消费”,应该被否定。

群体性的感恩教育,存在着一种强迫,让每个人都按照演讲者预先的设计一步步进行,如果有“反抗者”,首先会被周围的同伴“耻笑”为“冷血动物”,更不必谈对台上演讲的人提出质疑。

勒庞大众心理学研究的观点,恰恰能够解释此类现象。用他的话说,“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由于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群体所公认的,并不一定是真理,也有可能是谬误。而群体在一起,又会表现出极高的“道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由报告人稍加引导,甚至老师事先就告诉学生,“这是专家的报告会,大家一定要认真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一幕幕悲情场面了。所以,将此类感恩教育定义为一场“情绪消费”并不为过。

感恩应是一种主动的体会,而不是被动的接受。鉴于生活、工作或学习,感恩之路,常存的是亏欠。读了大学,我也只能逢寒暑假才能回家陪陪父母,一年见不了几次面让对我“什么是思念”也有了一些切身的理解。或许这时才开始慢慢体会到什么是感恩,自然和那个少年时期坐在人群中,从话筒里听得的感恩不太一样。为了不对真正要感谢的人有永远的亏欠,逢年过节回家陪父母“洗洗筷子刷刷碗”固然好,倘若无法回去,也可以在人生的某个瞬间,想起父母深情凝望的目光,停下手里的学习和工作,然后打通电话,问一声平安。

(作者强德平,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本文作者2017-11-25 23:39
bootingman
被关注3 阅读187 回复0

QQ- 手机版-小黑屋- 为师的厝-为师网  

© 2020 开发教育反应堆  桂ICP备20003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