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刚毕业,能否“高质量地花钱”决定了人和人存款的差距 ...

 

    隐形贫困人口,指的是有些人看起来每天都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非常穷。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用“隐形贫困人口”自嘲。

  刚毕业的年轻人该如何理性消费、攒下存款,从消费观念、商家营销手段、消费心理等方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同样刚毕业,什么决定了人和人存款的差距

  世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一个人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而是那个人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他已经有那么多存款。

  最近有条新闻,不太起眼,《陌生来电欲骗女大学生3.7万元存款,正转账时民警到了》。

  本来是则关于电信诈骗的新闻,评论的关注点都是:她一个还没大学毕业的女孩子,竟然已经有了3.7万的存款了?

  网友纷纷自嘲自己已经被同龄人远远抛弃,成为了不折不扣的“隐形贫困人口”。

  一位知乎答主的话精辟地描写出了当今“隐形贫困人口”的生存现实:工资就像大姨妈,来了一个星期就走了。

  穷,让准备踏入、和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陷入了无限痛苦。

  但痛苦本身没太大意义,对痛苦的反思才是正道。

  1

  花钱姿势不对

  等于是在买痛苦

  很多人在“买东西”这件事上,体会到的纠结与痛苦,多半来源于后悔。

  这不难理解。买完东西后,遇到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总是让人不爽,但不买又总觉得亏。

  “闲置”是花冤枉钱的最大标志,花冤枉钱是消费带来痛苦的根源。

  根据社会心理学中“贝勃定律”,在接受过强烈的刺激后,相对微弱的刺激就会变得不易觉察。

  第一次在商场看到一条裙子,觉得爱不释手;但是当把裙子买回家,裙子本身没变,而渐渐“适应”了这条裙子,让每次的新鲜刺激感都在降低。

  喜新厌旧,总是悔不该当初剁手。

  据某闲置物品拍卖网站调查,超过一半的北京女性用户,卖的都是才买来不到三个月的新裙子。

  二手商品交易数量的增加,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初次购买的满意度整体偏低。

  据《2016 分享经济发展报告》数据,某闲置物品拍卖平台的成交总额已达4000亿,活跃卖家超过1600万,甚至超过某宝。

  如果说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那追赶潮流就是人被自己奴役的体现。

  社会学家索尔斯坦·凡勃伦也在19世纪末首次提出,产品的一个主要作用是招致“妒忌特性”,而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则被称为“炫耀性消费”,它可以彰显购买者的所属阶层与社会地位,已经超出了对商品本身使用价值的需求。

  炫耀性消费的范围并不只局限于买劳斯莱斯或是球鞋。网红奶茶、充各种会员、以及付费订阅,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炫耀”成分。

  美国有篇名为《炫耀性消费已终结,现在是无形消费时代》的文章,“炫耀性消费”早已不是精英阶层的选择,由于大规模生产经济的发展,和分期付款等政策,“消费民主性”让更多人有超前消费的能力。

  而为了稳固一个群体的特性,精英们早已把注意力转向了“隐性消费”,比如教育。

  每个人都想“把钱花在刀刃上”,也更希望能有“税后收入”,节流与开源相配合,才是拥有傲人存款数字的秘密。

  所以,想要节流,就先认清消费心理。

  2

  商家埋的陷阱

  都在利用你的三种软肋

  一、警惕捆绑销售

  “第二杯半价”就是一种最典型的坑人手段(当然,有男/女票的不算)。

  这一优惠之所以能大受欢迎,是因为商家深谙消费心理学的“损失厌恶”理论:相比于收益,人们往往更加在意自己的损失。

  没有享受到优惠就等同于吃亏,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占到便宜。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以为:2杯饮料原价 - 你实际花的钱(1.5杯) = 你省下来的钱

  但事实上:你实际花的钱(1.5杯) - 1杯饮料原价 = 你浪费了的钱

  有人会疑惑:那两杯如果都按原价卖,不是赚的更多吗?

  其实不然。“第二杯半价”制造的吸引力会大大增加销售量,量的积累使第二杯饮料原本微薄的利润变得可观,这也是商家愿意提供“优惠”的原因。

  虽然即使买了两杯,“损失”的钱也不会很多,但这种刺激消费手段利用的心理,却远不止让人多付0.5杯饮料的钱。抛开金额,可怕的是人心的不定。

  商家制定所有营销策略的出发点永远都是盈利,一直望天想接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要警惕自己会不会掉进坑里。

  二、别被“包邮”和“满减”牵着鼻子走

  美国心理学家E.A.Locke提出了“目标设定”理论,即目标具有激励作用,能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

  后来,大众的这一心理特点被商家所利用,就产生了“满XX元减XX元”与“满XX元即可包邮”之类的营销手段。它们的共同点是,给顾客设定一个容易达到的小金额目标,从而来诱导顾客继续消费。

  在商场里拿了94元钱的东西准备结账,说明你其实只需要这些东西。无论店员多么天花乱坠地介绍满100元会有怎样的福利,都不要再多花这6元钱。

  就算加钱换来的东西确实比原价便宜,但那也是在需求范围外的。

  三、耐用的商品挑贵的买

  这看似是一条“费钱”的建议。

  但是依照价值规律,贵的商品相对来说质量更好。在买家电之类的高档耐用品时,不能只看价格,更要看预期收益值。

  咬牙买了台昂贵的空调,但是用了好几年也没有出现故障,这等于为你省下了N笔修理费;

  售价较高的空调能耗往往更低,几年下来,等于省了一笔可观的电费;

  优质的空调使用年限会更长,等于省了换新空调的钱;

  高档空调制冷效果好、噪音小,所以使用体验往往也更好。

  便宜不是没有好货,但一般来讲,需要长时间使用的商品,还是买贵点的好。

  3

  消费的终极目的

  是投资并取悦自己

  巴菲特说,“开始存钱并及早投资,是最值得养成的好习惯”。

  除了用三种节流方法省钱,如果还想“开源”,不止需要认清欲望这么简单。

  除了收租和购买理财产品,高级的消费者,花钱的目的是为了经营自己。

  可以理解为,消费是在提前为未来买单。除了钱,时间也有利息。

  同样的时间段,用消费换来能得到即时反馈的物质或娱乐活动,与换来能在长久时间内给予反馈的一项技能,显然后者更“划算”。

  虽然一时的消费没能带来满足感,但拥有一项技能,换来的是源源不断的信息。在这个时代,信息是最隐秘的投资。

  日本生活美学大师松浦弥太郎在《100个基本》中说,“钱要用在丰富个人体验和感受上,这才算是为自己的投资。要带着给自己播下种子的意识使用金钱。给自己的投资有很多种类,学习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时候,千万不要吝啬金钱。大家思考的都是‘怎样经济实惠地学习英语’,但真正要学习一件事,最快最直接的方法难道不该是毫不犹豫地花钱吗?”

  此外,想要把钱花得不后悔,做到支出的合理分配。

  给自己设立几个不同的心理账户,比如饮食账户、学习账户、健康账户、旅游账户、情感维系账户等等,然后将日常的收入和支出按照不同的内容划分到各自的账户中,相互独立。

  比如,这个月已经花200块吃了一顿火锅,某天路过另外一家饭店的门口,即使你已经垂涎三尺,但是还是成功地忍住了,没有走进去;

  第二天,你可能就会毫不犹豫地花300块办了张购书卡。

  虽然潜意识里,饮食账户已经出现赤字,但是学习账户的配额还没有使用。一共花了500块,但是感觉分配合理,所以心中也不会有负罪感。

  美国芝加哥大学金融和行为经济学家Richard Thaler是“心理账户理论”的提出者,他认为,从大的企业集团到小的家庭甚至个人,都有明确的或者潜在的心理账户划分,并影响着消费者的经济决策。

  所以,要善于使自己的消费在各个账户中实现大体的均衡,不在某一方面严重超支,是提高自己消费质量的重要手段。

  善于了解并利用自己的心理,花钱就是在隐形地赚钱。

  避免压抑欲望与放肆血拼的极端,学会把目光放长远,学会和自己的欲望做朋友。越花钱,才越开心。

  为了身边剁手侠的能学会高质量地花钱,就把今天的文章分享给他们吧!

  参考文献:

  [1]Christmas Shopping Can Buy You Intense Dose Of Happiness[N].AFP

  [2]Veblen T B.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Project Gutenberg On-line Reader[J]. 1899.

  [3]Locke E A, Latham G P. New directions in goal-setting theory[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 15(5): 265-268.

  [4]Thaler R. 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J]. Marketing science, 1985, 4(3): 199-214.

  [5]林海琪.浅析市场营销观念的创新——从客户导向到创造需求[J].管理科学

  [6]Michael R. Solomon.消费者行为学(第10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THE END—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本文作者2018-5-6 10:20
叶子老师
被关注6 阅读281 回复0

QQ- 手机版-小黑屋- 为师的厝-为师网  

© 2020 开发教育反应堆  桂ICP备20003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