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岂能仅挂在嘴上

[复制链接]
叶子老师 发表于 2017-5-30 11: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审美教育,不仅能提升孩子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温润孩子的心灵。但从现实来看,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美育却是一个薄弱环节,父母和学校对美育的育人功能普遍认识不到位,一些学校还存在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

审美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审美力建立在用心观察的基础上,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审美力形成的基础。而审美力的形成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情商培养。审美力的形成使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学习之美、生活之美,其精神会倾向于积极向上、阳光乐观,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以及同学的关系。

其实,美育教育开展起来并不难,完全可以四两拨千斤,以生活为课堂,让孩子们感受美、享受美。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到处都是美,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整个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父母和老师引导孩子用心观察,学会欣赏,善于发现,从看到的事物表象出发,动脑思索,认识其本质,理解其变化规律,就能体验蕴含在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美,发现事物身上一些美丽的特质,进而感动心灵,丰盈内心。

例如,古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则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根据太阳的活动规律进行劳作的场景,这其实已经上升到了另一个层面,即写实之美。在当代,作家巴金在《海上日出》中有如此描写:“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父母和老师引导孩子品味这样的文字,脑海中会生成画面,一下子把孩子带入美的世界。

所以,善于从生活和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中发现美的元素,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但它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而达到这一目的,具体来说需要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的习惯。比如,关于地球自转,对刚接触到这一知识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很多老师习惯用地球仪和手电做实验,学生们会很形象地了解地球的运行特点、规律,以及地球和太阳的关系,这是对基本规律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延伸出其他很多知识,如人类根据日出日落、斗转星移等自然现象判定一天中所在的时刻,中国人据此发明了历法和二十四节气,而二十四节气是中华璀璨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又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展现了一种难得的美。而这其实是到了第二步,即引导学生进行文化上的拓展,进而锻炼其审美力。

培养学生审美力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反思,还要注重发挥教育场的作用,即学校和家庭都要营造一种美的环境,整合各类美育资源,因地制宜地打造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彰显美育特色。之于学校,可以开展“校园广播”,装扮“校园文化墙”,办好“校园板报”和“班级小报”,让学生成为美育教育的受益者。之于家庭,可以把家装饰得更温馨、高雅,父母也可以多带孩子看看艺术展览,使孩子从小富有审美眼光,积极成长发展。总之,审美教育不能仅挂在嘴上,还需要学校和家庭身体力行,认识到重要性的同时,帮助孩子形成一种美的气质,这在其成长道路上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作者系山东省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7年05月30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伦
为师的厝 全国教师及教育资源交流平台 http://wiseteacher.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推荐素材更多+
广告位

QQ- 手机版-小黑屋- 为师的厝-为师网  

© 2020 开发教育反应堆  桂ICP备20003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