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学家的叹息》阅读分享

文/福州四中桔园洲中学 杨梦琪

  如果你要造船,不要招揽人来搬木材,不要指派人任务和工作,而是要教他们去渴望那无边无际广袤的大海。——圣埃克絮佩里


 

  如果仅仅是看封面,很难想象,这样一本书,竟然是从引用《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絮佩里的话开始的。我被震到了。圣埃克絮佩里的话,拥有穿透表面触及本质的力量。这本书的作者保罗,一位数学家,在大学从教多年后发现他的使命应该是在中学当老师,在他的多年实践之后写作本书。这本书是他的叹息,对中学数学教学叹息,从一个数学家的角度,指出中学数学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在上篇《悲歌》中,他批评得很直白:我们的数学课里没有数学。同样的我们可以类比反思:我们的语文课里有没有语文?物理课里有没有物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搞明白,语文的本质,物理的本质等等,我们才有办法说,到底课程的内容到底有没有偏差。

 作为一个数学家,保罗向我们展示了他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数学其实是原始的创造力和美学感受力。”我再次被震到了,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什么?这跟我学的数学完全不是一回事啊!数学当然是纯理科,看重的是理性分析,逻辑推理。难道这么多年,我学的是假数学?在保罗的定义里,数学根本是一种艺术,数学的存在是为了创造和发现美好的东西。而最有创造力的人创造出来的作品却被教科书低俗化了。然后通过反复训练,让原本敏锐的心智变得迟钝,在没有目的地的竞赛中,被系统性地摧毁直觉,看不到风景,美好的生命耗费在麻木地向前奔跑中。

 

 在这本小书的下篇,他把数学的魅力展示给读者。在他眼里,数学老师不需要让数学变有趣,因为数学本来就远超过你了解的有趣。保罗说,偶数是雌性,奇数是雄性。因为偶数可以排列成两行等长,具有温和的个性,而奇数总有一个角突出来。我的天,我又被震到了。这算是通感吗?据说有些天赋异禀的人,可以看到味道,听到色彩。能把对数学的理解转换成这么感性的认识,这是保罗的数学天赋,他可以清晰地看到抽象的数学世界。“绘画的目的不是为了被挂在博物馆的墙壁上,而是你所做的事,体验创造纯粹之美的过程。”我觉得真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幸体会到这样纯粹的美,也可能是因为我的数学直觉已经被系统性地摧毁了,所以才丧失的,这也许可以通过练习做到,我不确定。我确定的是,我真的太喜欢他说描述的数学实境了。

 

 如果接受教育,反而让我们的学生丧失了创造的勇气,探索的信心,相信自己没有能力去发现真,创造善,欣赏美,那是否应该停下来去想一想,我们真的能够理解,这样的教育,对未来意味着什么吗?如果我们都不清楚这样做对未来的意义,又如何有信心凭这样的教育培养出能创造更好未来的人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QQ- 手机版-小黑屋- 为师的厝-为师网  

© 2020 开发教育反应堆  桂ICP备20003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