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多读读童书,可好?

原作者: 张贵勇 来自: 中国教育报 收藏 分享 邀请



近日,笔者在几所小学采访时,发现许多教师对阅读并不感兴趣,对童书的了解更是十分有限。一些教师连《我爸爸》《疯狂星期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等经典绘本、儿童文学都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读过,让笔者很惊讶。

坦率地说,近些年全民阅读环境渐趋利好,一方面是因为童书出版呈现连年增长的态势,本土原创与国外引进力度均有所加大,各大出版社纷纷涉水童书市场;另一方面,《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公共图书馆法》等政策的出台,推动了民间阅读氛围的走高,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而且,线上的某些优秀图书分享、阅读推广人讲座越来越多,线下的读书会、分享会等落地活动也屡见不鲜。

但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虽然很多中小学在不断推广阅读,建设书香校园,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对阅读没有足够的重视,一些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依然在按照教材讲课,并没有把孩子喜闻乐见的童书引入班级,更不用说用丰富的童书、经典的故事来给孩子们上课了。

当童书出版日益与国际接轨,一谈阅读就是“四大名著”,一谈传统文化就是《弟子规》《三字经》,一谈科普就是《十万个为什么》,这种糟糕的局面该改改了。也许,教师忙于日常的琐碎工作,没时间阅读,有许多客观原因,但既然与孩子们打交道,既然本职是教书育人,就不能忽略阅读书香对于孩子潜移默化的浸润,不能忽视阅读习惯培养之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就不能舍弃童书之于课堂教学的巨大帮助。

实际上,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多阅读、研究、推广童书,对于自己与孩子沟通、上好一门课以及更深地理解教育教学,都善莫大焉。出于职业关系,笔者采访过许多小学名师,发现包括窦桂梅、闫学、王栋生、周益民等在内的杰出教师,无一不是阅读童书的行家、脑子里存储着大量好玩的经典故事。尤其是闫学老师,在她从教研员转身为校长后,专门建了一座设计独特、环境优雅的爱丽丝绘本馆,其中童书种类丰富,不仅用来做阅读教室,也用来上各种阅读课乃至主题班会,成为孩子们最流连忘返的地方。

也许有老师以为,自己不是教语文的,用不着读童书。笔者认为,不管是哪门学科教师,读一读童书,百利而无一害,把童书阅读当作一种习惯,一种专业成长路径,也可以作为一种休闲、放松,都能越来越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变化、认知发展。就像体育老师读一读英国球星兰帕德写给青少年的《球衣8号》,遇到喜欢足球的孩子,聊一聊书中的故事、足球知识,都有助于拉近师生关系,帮助孩子对足球、体育产生更多的热爱。

换个角度看,当下的孩子大多喜欢阅读,但最大的困惑是阅读书目多,不知道如何选书。

为孩子选好书,固然是家长的责任,老师其实也应该多伸出援手,而这需要老师本身是一位真正的读者,去多读一些有分量的童书,多读各种门类的童书,这样才能给予有效帮助,进而实现教学相长。

孩子的童年应该有童书相伴,尤其在小学阶段,是阅读的一道分水岭。阅读习惯养成了,孩子就会一直读下去,即使遇到反阅读的极端情况。反之,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到了中学、大学再去补课,事倍而功半,徒劳无功者居多。因此,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老师自己多读读书,带着孩子去亲近经典,说到底是在做一件极有价值的事,特别是在当下许多孩子亲近电子设备而不爱阅读的现实下。

有句话说得好,你爱上了阅读,世界就爱上了你。之于孩子如此,之于教师也是这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本文作者2017-12-24 00:16
bootingman
被关注3 阅读340 回复0

QQ- 手机版-小黑屋- 为师的厝-为师网  

© 2020 开发教育反应堆  桂ICP备20003490号-1